联系我们
你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 > 行业动态

天津q345b焊管产能过剩 企业自叹苦经称没优势

2019-9-16 12:41:27      点击:

在采访中,国企与民企等非国有企业都一方面自叹“苦经”,一方面认为对方在竞争中占据自己没有的“优势”。

  针对这种现象,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、天津q345b焊管董事长徐乐江认为,这就是典型的扭曲市场的特征。不健全的市场机制,使得国有与非国有之间形成了“双向的竞争不公”。

  双向的竞争不公

  行业管理及投融资等资源配置方式上的一些固有机制,造成了不同所有制之间的不对等和不统一。在项目审批、行业调控,特别是国有银行的融资等相关环节上,国企相对于国家部门和国有银行,可能容易“说得上话”,沟通渠道比较多,国有银行贷款给国企比较“放心、省心”,这让民企觉得国企“占了便宜”。但是另一方面,这种状况又使非国有企业想方设法“避着走或绕着走”,比如绕开审批成“黑户”;避开“淘汰落后”指令,拆小高炉上大高炉,产能越减越高,“劣势”一下又成“优势”了。

  行业税负及环保成本结构等方面也存在不对等。特别是环保支出,是钢铁业的纯成本。目前,行业内大企业的环保状况普遍好于小企业,环保支出在宝钢吨钢成本中所占已超过100元,而行业平均水平为55元,落后产能只有20元。环保违法成本过低,滋长环境污染的势头,延缓了落后产能的淘汰周期。

  在企业的用工制度和治理结构上,同样存在非市场化导向的制约,形成不对等。国企的劳动、人事、分配三项制度改革,近年来渐成为“被遗忘的角落”,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企人力资源的优化。

  扭正外部制度环境

  国内钢铁业已是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典型,销售利润率急剧下降。产能过剩实质上就是市场扭曲的结果。治理产能过剩,关键是要把“扭曲的东西扭正”。

  在采访中,行业内不少专家都认为,着力点不能再像过去那样,主要依靠行政手段,而应首先在环保、劳工等环节切实完善执法机制,然后主要由市场推动,政府辅之以人员安置等社会“托底”政策。

  “我的钢铁”研究机构负责人朱军红等业内专家说,上世纪90年代末行政限产,结果限了大厂,“放活”一大批小厂,直接导致如今散乱的行业格局;前几年行政指令以“炉容”为标准推行淘汰落后,结果遍地“以小改大”,产能越减越多;再有用合格企业名单的“门槛制”约束行业准入,也无法与市场联动。关键还是要用法制来说话。时下可选择社会关注的环保及劳动用工等环节,真正建立法制环境,严格检查环保是否达标、设备是否实际运转;劳动用工的养老等社会保障金是否及时足额缴清。“这比行政认定哪家合格、哪家不合格,有效得多,也避免形成新的扭曲”。